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廣西及云南南部,在廣東及臺灣的一些植物園、大學和科研單位有栽培。分布于印度、緬甸,此外還廣泛引種到印度尼西亞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泰國等地。模式標本采自印度。
形態(tài)特征:
竿直立,其高低大小常因生長地區(qū)氣候之不同而有較大的變化,一般高7-17米,直徑小的為2.5—5厘米(據(jù)原記載),大的為6—10厘米,后者壁厚2厘米,或竿基部近實心,梢端略彎;節(jié)間長30-45厘米,幼時被薄粉而為粉綠色,老則為暗綠或黃色,竿節(jié)處隆起,基部數(shù)節(jié)環(huán)生氣根;分枝習性通常較低,每節(jié)分多枝,主枝3條,竿上部枝條彎曲下垂,枝壁也較厚?;X鞘早落性,厚紙質,背面常被金褐色小刺毛(在干燥地區(qū)生長者則幾無毛),邊緣具棕色纖毛,先端圓拱形;籜耳微弱或不存;籜舌高1—3毫米,邊緣具細齒裂;籜片直立,三角形,上部內(nèi)卷而成錐狀,兩面均具柔毛,尤以腹面為甚,基部與籜鞘口部約同寬,背面的縱脈與籜鞘之縱肋相連通。末級小枝所具葉數(shù)有變化,具5—7,6—10,或7—13葉;葉鞘幼時具微毛,老則無毛,灰白色或枯草色,長3.5—5.5厘米;葉耳無或極小,存在時其上可生數(shù)條彎曲易落的燧毛;葉舌低矮,邊緣具齒裂;葉片大小有變化,呈窄披針形,大型葉長12—30厘米,寬1.5—3厘米,小型葉長5—12.5厘米,寬1—2厘米,上表面粗糙,下表面具柔毛,葉緣具小鋸齒而粗糙,次脈3—6對,再次脈6—8條,無小橫脈?;ㄖo葉,節(jié)間長3.5—5厘米,圓筒形,無毛,每節(jié)密集叢生多枚假小穗,其中有較多的小形而不孕者夾雜在內(nèi),假小穗?yún)驳那驈綖?.5—5厘米;小穗長8—15毫米,寬2.5—5毫米,通常全體被微毛,含2—4朵小花,上端的一朵小花常為不孕花;穎2片或較多,卵形,長6—8毫米,具多脈,先端具芒刺狀小尖頭;外稃亦為卵形,長9—10毫米,寬8毫米,具18脈,先端具芒刺狀小尖頭,其長為1—3毫米,自束生的纖毛簇叢中伸出;內(nèi)稃窄卵形或倒卵形,長8—9毫米,先端具凹缺,下方小花者背部具2脊,脊上密生絲狀纖毛,脊間2脈,最上的小花者背部圓拱而無2脊,常近于無毛,共有6—8脈;雄蕊在成熟時伸出花外甚長,花絲細,長8毫米,花藥黃色,長,5毫米,先端具短尖頭;子房陀螺形,長1—2毫米,有柄,上部具微毛,花柱長6.5毫米,柱頭單一,呈紫色,羽毛狀。果實卵形至幾為球形,長6—8毫米,直徑3—4毫米,棕色,有光澤,上部具毛,頂端有喙,果皮革質殼狀。
生長習性: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