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廣東、海南(瓊中、保亭)、廣西。模式標(biāo)本采自廣西南寧。
形態(tài)特征:
多年生。稈叢生,直立,高60—100厘米,直徑3—4毫米,基部數(shù)節(jié)生有羽狀須根。葉鞘平滑,長于其節(jié)間,背部壓扁具脊;葉舌紙質(zhì),長約4毫米;葉片寬大,披針狀線形,扁平或?qū)φ?,長20—50厘米,寬1.5—2.5厘米,中脈粗壯,在下面隆起,具小橫脈,頂端漸尖,基部收窄或略呈心形,邊緣具上向刺狀齒。頂生圓錐花序大型,緊縮或形展,長達40厘米,寬約10厘米;分枝細長,貼生或上升,基部主枝長7—15厘米;小穗含1小花,披針形,長約4毫米;穎退化;外稃具5脈,脈上生微刺毛,頂端漸尖而無芒,基盤柄狀,長1—2毫米,與其小穗柄近等長,被短糙毛;內(nèi)稃稍短于外稃,窄披針形,具3脈,脈上具微刺;雄蕊1枚,花藥長約2毫米。穎果深棕色,長約2毫米?;ü?—10月。
生長習(xí)性:
生于山林間溪澗旁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