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廣東等省。
形態(tài)特征:
竿散生,高達2.6米,幼竿被倒向的白色細毛,老竿則無毛;節(jié)間圓筒形,無溝槽,或在分枝一側的節(jié)間下部有溝槽,長7-18.5厘米,在籜環(huán)下方具白粉,以后變?yōu)楹诠?,竿壁厚約3毫米,髓作橫片狀;竿環(huán)隆起;節(jié)內(nèi)長1.5-2毫米?;X鞘背面綠色,老則漸變黃色,無斑點,但有白色縱條紋,以后條紋減退顯紫色縱脈,被稀疏刺毛,邊緣生紫色纖毛;籜耳發(fā)達,大小和形狀多變化,通常橢圓形,褐棕色或綠色,邊緣具長約3-5毫米的彎曲繸毛,后者通常淺褐色或更淡;籜舌呈拱形,褐棕色,邊緣生極短的纖毛;籜片披針形或狹長披針形,綠色帶紫色,向外斜舉或水平展開。竿每節(jié)通常分3枝,上舉,彼此長短近相等。末級小枝具(1) 2-5葉;葉鞘長2.5-4.5厘米,草黃色,質堅硬,具縱肋和不明顯的小橫脈,邊緣上部生短纖毛,鞘口具數(shù)條長約3毫米的直硬繸毛;葉舌截形,高1-1.5毫米;葉片長卵狀披針形,長5-18厘米,寬10-20毫米,先端短漸尖,基部圓形或圓楔形,上表面綠色,無毛,下表面灰綠色,有微毛;次脈6或7對,有明顯的小橫脈,葉緣之一邊小鋸齒較密,而一邊則鋸齒較稀疏,通常微反卷;葉柄長2-3.5毫米。假小穗2-8枚,緊密排列于通??s短的花枝上,小穗長1.5-3.5厘米,含5-7小花;小穗軸節(jié)間長1-3毫米,上部被呈氈狀的微毛;穎片1-3片,第一穎為鱗片狀,具1脈,上部被有較長的毛茸,其余2穎與外稃相類似而稍短;外稃卵狀披針形,長8-10毫米,具9-11脈,背面的下部無毛,上部則有較密的小刺毛,中脈延伸成小尖頭;內(nèi)稃稍長或近等長于其外稃,背部具2脊,頂端稍2裂,下部無毛,上部遍體具較長的毛茸,脊上生纖毛;鱗被3,罕或4,其中1枚稍小,呈倒卵形或匙形,長3.5-4.5毫米,下面具脈紋數(shù)條,背部被較密的細毛,邊緣具較粗纖毛;花藥成熟時可長達7毫米;花柱較長;柱頭3,羽毛狀,長約5.5-7毫米,成熟果實未見。筍期5-6月,花期3-5月。
生長習性:
生長于低海拔的平原和向陽山坡路邊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