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于我國(guó)臺(tái)灣省。生于中部海拔1300--1500米的山地林下。模式標(biāo)本采自臺(tái)灣(臺(tái)中)。本種標(biāo)本未見,上面描述系摘自《臺(tái)灣蘭科植物彩色圖志》(1996)。
形態(tài)特征:
植株高13—17厘米。根狀莖伸長(zhǎng),匍匐,肉質(zhì),長(zhǎng)7—12厘米,具節(jié),呈蓮藕狀,淡綠色或淡黃色。莖短,直立,長(zhǎng)3叫厘米,肉質(zhì),具節(jié),具3胃5枚葉。葉片卵形,長(zhǎng)1畸2.5厘米,寬1.5--2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心形,全緣,肉狀紙質(zhì),上面暗綠色,背面略淡而帶紫色,中肋及側(cè)脈在上面不明顯而在背面隆起,在顯微鏡下觀察上面密生疣突,背面則有短粗毛;葉柄及鞘長(zhǎng)1—1.5厘米,粉紅色至紅色,無毛?;ㄇo頂生,長(zhǎng)10--15厘米,粉紅色,具柔毛或近如此;總狀花序具5叫朵花,長(zhǎng)1.5--2厘米,花序軸密生粗毛,花序之下具1——2枚鞘狀苞片,鞘狀苞片披針形,長(zhǎng)1.5--2.5厘米,寬2--4毫米,先端急尖或漸尖,基部具鞘;花苞片卵狀披針形,長(zhǎng)5--6毫米,寬1--2毫米,先端急尖,基部具鞘;子房連花梗長(zhǎng)5--7毫米,被柔毛;花白色,帶粉紅色,不十分展開,開放時(shí)直徑1--2毫米;萼片合生成筒狀,長(zhǎng)4--4.5毫米,先端3裂,裂片三角形,長(zhǎng)1.8---2毫米,先端鈍,無毛,帶粉紅色;花瓣卵形至卵狀披針形,長(zhǎng)2—2.5毫米,寬1—1.5毫米,白色,先端鈍,無毛;唇瓣長(zhǎng)圓形,白色,不伸出于萼筒外,長(zhǎng)3—3.5毫米,寬1—1.5毫米,先端鈍,基部漸狹,無毛;蕊柱短,長(zhǎng)2--2.5毫米;花粉團(tuán)具長(zhǎng)1—1.5毫米的粘盤?;ㄆ?月。
生長(zhǎng)習(xí)性: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