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國內(nèi)分布:產(chǎn)河北、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廣東、廣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四川、貴州,云南。
國外分布:分布于朝鮮、日本。
形態(tài)特征:
多年生草本,高20-100厘米,無毛。主根短,側(cè)根細長成簇。莖直立,具細縱棱?;~及莖下部葉有長柄,葉鞘邊緣膜質(zhì);葉片三出式分裂,三角形至闊卵形,中間裂片菱狀倒卵形或闊卵形,長5-12厘米,寬1.2-7厘米,兩側(cè)裂片歪卵形,與中間裂片近等大,所有裂片邊緣有不規(guī)則的銳尖鋸齒或重鋸齒,莖中上部的葉柄漸短,基部成狹鞘狀或全部成鞘狀。花瓣白色,復傘形花序呈圓錐狀。果實線狀長圓形,長4-6毫米,分生果有棱5條,合生面2-4條;種子黑褐色,長紡錘形,有縱溝,種子千粒重2.25克?;ㄆ?-5月,果期6-10月。鴨兒芹的適生生長溫度為日平均溫度10-25℃,其株高生長和基部新葉生長速度均較快,但不耐高溫,在25℃以上生長明顯減慢,30℃以上時從下部葉片開始發(fā)黃,但較耐低溫。鴨兒芹對光照強度要求較低,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分別為1000lx和20000lx左右,僅為芹菜的1/2。但在低溫條件下,光照過強對其無不利影響;當高溫伴隨強光照時,植株容易黃化。鴨兒芹對土壤要求不嚴,適生于土壤肥沃、有機質(zhì)豐富、結(jié)構(gòu)疏松、通氣良好、環(huán)境陰濕、微酸性的砂質(zhì)壤土。
生長習性:
通常生于海拔200—2400米的山地、山溝及林下較陰濕的地區(qū)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