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廣東、廣西、云南。分布印度,斯里蘭卡,緬甸,越南,經(jīng)馬來西亞至印度尼西亞。
形態(tài)特征:
纏繞或平臥草本。莖帶紫色,圓柱形,老時具條紋,被疏或密的平展的黃白色微硬毛,有時無毛。葉片輪廓近圓形,長(2-5-)5-15厘米,寬(2.5-)4-15.5厘米,基部心形,通常掌狀5裂,有時3裂或7裂,裂片寬三角形或卵狀披針形,頂端漸尖,銳尖或鈍,基部不收縮或有時稍收縮,邊緣具粗鋸齒或近全緣,兩面被平伏的長的黃白色微硬毛;葉柄長1-3(-19)厘米,毛被同莖。聚傘花序腋生,有1-3朵至數(shù)朵花,花序比葉長或與葉近等長,花序梗長2-5厘米,連同花梗、外萼片被黃白色開展的微硬毛;苞片小,鉆形,花梗長1-1.6厘米,頂端增粗;萼片長圓形至卵狀長圓形,長1.4-1.8厘米,頂端鈍圓,具小短尖頭,內(nèi)萼片稍長,無毛,萼片至結(jié)果時顯著增大,近革質(zhì),內(nèi)面灰白色,有很多窩點;花冠黃色,漏斗狀,長2.5-5.5厘米,無毛,冠檐具5鈍裂片,瓣中帶有5條顯著的脈;雄蕊短于萼片,長約1.1厘米,花藥螺旋扭曲;子房無毛。蒴果近球形,高約1.2厘米,果皮干后紙質(zhì),4瓣裂。種子4或較少,三棱狀卵形,高約7毫米,黑褐色,無毛。
生長習(xí)性:
生長海拔(90-)400-1600米的路旁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