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國內(nèi)分布:陜西太白山
形態(tài)特征:
多年生草本,干時多少變黑,高達25厘米。根圓筒形,徑達3毫米,多少肉質(zhì),多分枝。莖叢生,常極多,粗細共可達15條之多,粗者徑達2毫米余,側(cè)生者極細,有明顯之稜溝,溝中生有伸展之長白毛。葉基出者有長柄,柄長達3.5厘米;葉片長達3厘米,寬達9毫米,羽狀全裂,裂片多者達9對,線狀披針形,疏距,自身亦為羽狀淺裂至半裂,至有缺刻狀齒,莖葉4枚輪生,每莖上僅1-2輪,與基葉相類而柄較短,除上面中肋溝中有污毛外,余光滑。花序有時在第二輪葉腋中即生有少數(shù)之花,因而下面的花輪相距甚遠,達5.5厘米,第二輪以上則連續(xù)而作短穗狀,長可達7厘米;苞片下部者葉狀,上部者線狀披針形,基部幾不膨大,上半部有重鋸齒而不開裂,短于花;萼前方開裂至一半,長8毫米,齒無清晰的界劃,前側(cè)方者常多少自缺口延下,均有鋸齒而反卷,筒部卵狀長圓形,脈清晰,上生白色長密毛;花冠之管長約14毫米,近基處向前上方弓曲,使其中段自萼的缺口中伸出,上部1/3又轉(zhuǎn)向上,并很快地擴大而連于下唇及盔,下唇向前稍偏上方伸展,長約10毫米左右,側(cè)裂腎臟形而直置,與中裂相并的前方基部有強烈之耳,中裂完全伸出于前方,基部狹而柄狀,長1.5毫米,片略寬過于長,長約3.5毫米,盔幾不弓曲或在中部以下略略弓曲,基部很寬,約3.8毫米,漸漸向中部狹縮而內(nèi)緣略作三角形,其最狹處在中部以下1/3處,僅2毫米,向上又作極微的變寬,額部寬3毫米,前緣直而額部圓鈍,有極狹而不顯之雞冠狀凸起,前緣之端亦有極微的凸尖,全長約11-12毫米;雄蕊藥室有刺尖;花柱略伸出。
生長習(xí)性:
生于海拔2,900-3,000米處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