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地分布: 分布云南(蒙自、硯山)、四川(會東縣)。
形態(tài)特征: 沼生草本,全體無毛,高達45厘米。根須狀成叢;莖單條至3條,直立或基部稍傾臥。葉僅莖生,約達10對,匙狀倒披針形至寬披針形,基部寬,略抱莖,頂端鈍,長 2—5厘米,寬5—12毫米,全緣或有少數(shù)胼胝質小齒;花生于葉腋,其數(shù)目與著生位置多變,有自莖中部以下即開始,但有時僅生于上部腋中;花梗顯長于葉;花和果在構造上與上一種沒有明顯區(qū)別,但其萼在果中約小1.5毫米。花期6—9月;果期7一 10月。
生長習性: 生于山上沼澤淺水,及水田和溝邊,偶見禾草荒灘上;海拔1100—1520米之間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