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國內(nèi)分布:西藏、云南西北部
形態(tài)特征:
一年生草本,高30-60厘米。莖直立,多分枝或不分枝,無毛。葉互生,具柄,橢圓狀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,長7-15厘米,寬3-5厘米,頂端尖或尾狀漸尖,基部楔形狹成長1-3.5厘米的葉柄,基部有2柄狀腺體,邊緣具粗圓齒,齒間具小剛毛,側(cè)脈7-9對,兩面無毛。總花梗腋生或頂生,纖細(xì),通常短于葉,具3-5花,花梗細(xì),基部有卵狀披針形苞片,苞片常脫落?;S色或有紫紅色斑點(diǎn)?;ㄑ拷褕A形,頂端具喙尖;萼片小而狹,長圓狀披針形,長約4毫米,頂端漸尖;旗瓣圓形,背面中肋不加厚;翼瓣無柄,基裂片卵狀長圓形,上部裂狹長,尖或鈍,背面具反折的小耳;唇瓣漏斗狀,口部極偏斜,上端具角狀的喙,基部狹成細(xì)長稍彎的距?;ㄋ庘g。子房紡錘狀,頂端喙尖。花期5-7月。
生長習(xí)性:
生于山坡雜木林下,或灌叢中,海拔2400-3000米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