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云南南部至西北部(勐海、騰沖、瀘水、怒江流域)。生于海拔1800—2000米的 山地林中樹干上。分布于緬甸、泰國。模式標本采自云南西北部。
形態(tài)特征:
根狀莖匍匐,粗約4毫米。假鱗莖在根狀莖上彼此相距1—2厘米,卵形,長2—3 厘米,中部粗1—2厘米,頂生1枚葉,基部被膜質鞘或鞘腐爛后殘存的纖維。葉厚革 質,長圓形,長15—25厘米,寬1.3—2.8厘米,先端鈍并且稍凹人,基部收窄為長 2—3厘米的柄?;ㄝ銖募禀[莖基部抽出,黃綠色并且密布紫色小斑點,直立,纖細, 長達15厘米;總狀花序縮短呈傘形,達10朵花;花序柄疏生3—4枚膜質筒狀鞘;花 苞片狹披針形,長約1厘米;花梗連同子房黃色,比花苞片長;花杏黃色;中萼片卵 形,凹的,長7—10毫米,寬約4毫米,先端稍鈍,邊緣全緣;側萼片披針形,長 1.5 2.5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貼生在蕊柱足上,基部上方扭轉而兩側萼片的亡下側 邊緣分別彼此粘合,背面有小疣狀凸起;花瓣卵狀三角形, 長2—3毫米,中部寬 1.5—2毫米,先端銳尖,邊緣具不整齊的細齒;唇瓣披針形,黃色帶紫紅色斑點, 約5毫米,從中部向外下彎,中部以上強烈收狹,先端鈍,基部與蕊柱足末端連接而形 成活動關節(jié),兩側邊緣下彎并且多少具小疣狀凸起,蕊柱短;蕊柱足彎曲,其分離部分 長約2毫米;蕊柱齒短鉆狀,長約0.5毫米;藥帽前端近截形,其邊緣具多數(shù)不整齊的 缺刻。 花期5—6月。
生長習性: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