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我國西藏,分布印度、錫金、不尼泊爾。
形態(tài)特征:
灌木,稀小喬木。嫩枝有毛,后無毛,褐色。葉披針形,稀狹橢圓狀披針形,長4-8厘米,寬1.5-2厘米,萌枝葉長可達16厘米,先端漸尖,稀急尖,基部楔形或楔圓形,上面綠色或深綠色,有短絨毛至近無毛,下面密被白色絨毛,中脈突起,側(cè)脈不十分明顯,約18對以上,全緣或有極不明顯的疏腺鋸齒;葉柄長1厘米左右;托葉在正常枝上少見,在萌枝上為歪半卵狀披針形?;ㄅc葉同時開放或稍后葉開放,花序圓柱形,有花序梗,具2-5小葉;雄花序長4-6厘米,粗約8毫米;雄蕊2,花絲離生,中部以上或全部有柔毛,花藥黃色;苞片近倒卵形,先端近截形,有不規(guī)則的齒牙,長約為花絲的2/3-1/2,兩面被白柔毛;腺體2,腹生和背生,狹卵形,幾同大;雌花序長6-8厘米,粗8-10毫米;子房卵形,密被灰白色柔毛,花柱長,中裂至深裂,柱頭短,2裂;苞片同雄花;僅1腹腺。果狹卵形,無柄。花??5月下旬-6月上、中旬,果期7-8月。生長習性生于海拔3000-3600米的河谷及冷杉林的林緣。
生長習性: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