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竹為禾本科植物,植株呈小喬木或灌木狀。竿高3-5米,粗1.5-2厘米,直立,竿壁厚約6毫米,幼竿淡綠色,具白粉,老后漸轉(zhuǎn)綠黃色,被灰白色粉斑,竿散生或叢生,圓筒形。該植物的嫩葉、嫩苗、根莖等均可供藥用,夏、秋季采摘,鮮用或曬干。中藥名分別為:苦竹葉、苦竹筍、苦竹茹、苦竹瀝、苦竹根。具有清熱、解毒、涼血、清痰等功效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向陽(yáng)山坡或平原,多為栽培。
【資源分布】分布于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【性味】苦;寒
【功能主治】清熱除煩;除濕;利水。主熱病煩渴;濕熱黃疸;小便不利;腳氣
【用法用量】?jī)?nèi)服:煎湯,60-70g;或煮食。
苦竹花就是竹黃,為多生于衰敗或即將衰敗的竹林中,它的主要寄主為箭竹和短穗竹植物,短穗竹及其變種毛環(huán)短穗竹是其最重要的寄主,其寄生率最高,產(chǎn)量最大。子座呈不規(guī)則瘤狀,早期白色,后變成粉紅色,初期表面平滑,后期有龜裂,肉質(zhì),漸變?yōu)槟舅ㄙ|(zhì),長(zhǎng)1.5-4cm,寬1-2.5cm。子囊殼近球形,埋生于子座內(nèi),直徑480-580μm.子囊長(zhǎng)圓柱狀,(280-340)μm×(22-35)μm;子囊孢子單行排列,長(zhǎng)方形至梭形,兩端大多尖銳,有縱橫隔膜,(42-92)μm×(13-35)μm,無(wú)色或近無(wú)色,成堆時(shí)柿黃色。
苦竹葉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嫩葉。生于向陽(yáng)山坡或平原,分布浙江、江蘇、江西等長(zhǎng)江流域及西南各地。夏、秋采摘,曬干。本植物的根莖(苦竹根)、苗(苦竹筍)、稈皮(苦竹茹)、莖稈用火烤灼后流出的液汁(苦竹瀝)、枯死的幼竹莖稈(仙人杖)亦供藥用。主稈每節(jié)分枝3~6枝,有葉小枝1~3枚生于1節(jié),頂端著生2~4葉。葉鞘干草色,線狀披針形;葉舌截平。葉片披針形,長(zhǎng)8~20厘米,寬10~28毫米,下面有微毛,次脈4~8對(duì),小橫脈呈方格形,邊緣有細(xì)鋸齒;葉柄長(zhǎng)2~7毫米?;ㄖ繛榘鼑?,其上著生總狀花序;小穗含花8~12朵,綠色;顆3~5枚;外稃卵狀披鉗形,長(zhǎng)8~11毫米,具縱脈及小橫脈,先端尖銳,無(wú)毛或上部邊緣有毛,內(nèi)稃與外稃等長(zhǎng)或較長(zhǎng),脊與頂端均有纖毛;鱗被3枚,卵形;雄蕊3,花藥黃色;子房狹窄,無(wú)毛,頂端分裂為3花柱,柱頭羽毛狀?;ㄆ?~5月。筍期5~6月。